抗日英雄王耀武,身材不高,相貌平凡。他的人生却如短剧般跌宕,屡遇转机。19岁务工,20岁入黄埔,40岁任集团军总司令,掌三大主力。与老将齐名,升职神速,同辈难及,其成功之路令人称奇。
他出身极其普通,父兄早逝,家境贫寒。外貌平凡,难靠容貌谋生。19岁离家打工,辗转天津至上海,从烟草工人做起,后成为糖果学徒。面对艰辛,他未放弃,曾梦想买下糖果公司当老板。
小王20岁时展现出精明的商业头脑,却做出惊人决定,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,选择高风险职业。高回报因当时持枪者易做生意,必要时可收保护费。
黄埔军校校训击碎了他的梦想,校门对联明示仕途非财路。学长占据要职,他盼校长垂青却无果。校长喜相面,偏爱浙江人,他非所好。王同学不甘平庸,寻求出路。
王同学虽无权无势,却具商人头脑,能将劣势变优势。他勤奋学习,赢得总队长严重青睐。毕业后,在名师何应钦、团长钱大钧麾下,因作战勇敢晋升迅速,22岁即任上尉连长。
刚晋升二级,王耀武迎来新机遇。驻福州休整时,他与地方法院郑推事偶遇。郑推事赏识其才华与气质,将女郑宜芝许配给他。1930年中原大战,王耀武因战功26岁升团长。
1932年6月,蒋校长围剿苏区时,32旅驻宜黄遭红军围困。危急中,柏天民欲突围,但王耀武劝其坚守。柏天民采纳并上报,蒋校长认可。最终,32旅坚守24天创奇迹,柏重伤后荐王耀武接任旅长。
蒋校长闻黄埔三期学生获荐,欣然抽空召见王耀武。王耀武准备充分,对答敏捷,获校长青睐。当晚,校长将王名列入重点名单,并提拔其为补1旅旅长,考虑其资历,特安排以避免领导难题。
王耀武深感动容,于《自述》中提及:蒋先生实属罕见之良才,领导有方,令人钦佩。
领导吝啬,王同学未能财务自由。家有五子开销大,且有穷亲戚常来求助。他生活严谨,无不良嗜好,但工资不足。他勇猛却不敢贪军饷、欺百姓,恐失职位,该如何是好?
王同学重拾商业,在武汉开饼干厂,后于长沙、重庆设分店。数年后,在上海等地置房产。校方默许,他头脑灵活,生意兴隆,终获财务自由。
他把经商之道融入军队,用盈利补贴官兵。任74军军长时,他拨款建免费子弟学校,购田地供伤残老兵开垦。驻地集训准接眷属,统一接送。战后呵护伤兵,设互助会补助官兵,共赴抗日战场立功。
财务自由者出手大方,广受军界青睐。大特务沈醉赞叹,蒋、何等领袖亲信不仅赞誉有加,还能迅速批文,效率极高,深得领导赏识。
王耀武擅长经营人生,即便在解放战争被俘、成为功德林学员后,他也能快速适应。1959年12月获赦免,后因病逝,因其抗日贡献葬于八宝山。作为战犯,他的结局堪称善终。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
